佇立在展廳入口處的畢昇像
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 宋聰俐 通訊員 段海倩 文圖
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,有兩大發明都與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博物館有關——造紙術和印刷術。
如今,印刷業已深入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,在第八屆河南省印刷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舉辦之際,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帶您走進河南這家以“印刷”為主題的博物館,一起來探索印刷業的前世今生。
河南省印刷博物館,展示印刷術的起源和發展
河南省印刷博物館,位于鄭州市惠濟區的河南省印刷出版學校內,分為上下兩層展廳,一樓為中國近現代印刷發展史展廳,二樓為印刷歷史文化發展史展廳,該展廳分為三大展示主題——“尋根溯源”“發明創造”“發展傳播”。在一樓中國近現代印刷發展史展廳,可以了解到抗日戰爭時期、新中國成立后等近現代不同階段的印刷業發展狀況,還可以從孔版印刷機、平版印刷機、數碼印刷機等不同印刷機的變遷了解到近現代印刷技術的革新、印刷工藝的傳承發展。
二樓的印刷歷史文化展廳則全面展示了中國印刷術的起源、發明和發展。在這里不僅能了解到自古以來不同時代印刷技術的變化,還能親自體驗活字印刷術、雕版印刷術、拓印等傳統技藝。
博物館,就是文化的一扇窗
公元1041-1148年,宋仁宗慶歷年間,宋人畢昇發明了“活字印刷術”,為書籍的傳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,促進了文化交流傳播。
1979年,王選團隊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漢字激光照相排版系統——“華光”激光照排系統,成功從計算機里輸出了漢字。“華光”激光照排系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系統,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,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。
而博物館,就是文化的一扇窗。
透過這扇窗,我們可以了解過去。從古老的活字印刷術到近現代的膠版印刷術,從傳統的報紙閱讀到如今炫酷的融媒體傳播,每個時代都涌現出了無數印刷業能工巧匠,他們的努力推動了時代的進步,在印刷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,有一座以印刷技能為主題的博物館,能激勵更多的印刷工人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rayonscraft.com/showinfo-188-277386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